“听说老陈家的低保被取消了?”
“真有这事?他不是一直都靠低保过的吗?”
“村里上个月刚核查完,说他儿子买了辆小轿车,还在外面开了家饭店,按规定早就不符合低保条件了。”
这个消息一传开,镇上的人都炸了锅,原来不少人以为,拿上低保就算是端上了铁饭碗,谁查?怎么查?查出来又能怎样?现在倒好,一查一个准,资格说取消就取消了。
有收入不报,一查就出事
有些人嘴上说穷,心里算盘打得飞快。明明儿女在外赚钱,家里还开着副业,结果自己却拿着低保,外人看着都替那些真正困难的家庭不值。现在系统联网了,银行流水、房产信息、车辆登记都能查,不报不等于查不到,谁要是心存侥幸,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名下有房有车,不管用啥名登记都算
不少人打起了“转名”的主意,把车子房子挂在亲戚名下,觉得这样就不会被查出来。结果呢,政策越来越严,直系亲属的财产也算在家庭资产内。不光登记名在查,还看你实际使用情况。你天天开那辆车上下班,就算是你哥名下的,也得算你家的。低保是保困难的,不是保套路的。
子女有稳定收入,老人低保也保不住
有些家庭是老人领低保,孩子在外面工作不管不问,看起来是老人孤苦伶仃,其实孩子一个月打工能拿七八千,一年还能回家建房买车。这种情况一查清楚,也会被取消低保资格。政府现在不仅查家庭收入,还查赡养能力。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却没履行义务,低保资格也得重新评估。
家里有高消费行为,想隐瞒都难
去年镇上有户人家,领着低保却去市里住星级酒店拍全家福,后来被举报,资格当场被取消。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监测机制,哪怕是旅游、买奢侈品、孩子上高价补习班,这些高消费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低保不是说你喊穷就给,要对得起“最低生活保障”这六个字。
虚报信息伪造材料,后果不轻
以前还有人用假离婚、假分户的方式来骗取低保,现在抓得可严了。社区居委会、民政局、村干部都有联合审查机制,一旦查出有作假行为,不光是取消资格,还可能要退回已经领的低保金,严重的还会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主动更新信息,不做“装穷”的人
很多人低保被取消,根本原因在于不主动更新家庭情况。按规定,收入变了、家庭成员变化了,都要主动申报。不报不等于没变,只要民政系统一查出来跟你原来报的对不上,那就算违规了。有变化就说,有困难就报,实事求是才是正道。
那谁还能保得住低保?
确实有不少人是真的困难。比如说,独居老人、重病家庭、无收入的单亲家庭,这类人群一旦核实清楚,政策是优先保障的。低保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没有,它是用来兜底的,不是让人靠着吃饭的。
你家或你身边有人领低保吗?有没有遇到核查?这些政策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知道的事,看看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经历。
#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
配资平台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