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手啊,总是不听使唤地抖,扣个扣子都费劲……”
“感觉身体像被捆住了,走路迈不开步子,越来越慢……”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被这些问题困扰,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帕金森”。在寻求现代医学治疗的同时,很多人在问:中医怎么看?有什么好办法?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聊聊济南中医张建忠大夫调理帕金森的不同思路。(温馨提示:本文仅为中医知识科普,不提供任何医疗建议,具体诊疗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核心干货(无药方,纯思路):
一、 中医眼里没有“帕金森”,只有“证”
张建忠大夫在聊起这类问题时说,中医不讲“帕金森”这个病名,而是根据患者手抖、身体僵硬、行动迟缓、姿势不稳等具体表现,将其归为“颤证”或“痉证”的范畴。
其核心病机,常常与 “肝风内动” 有关。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血充足,筋脉得到濡养,手脚就灵活自如。如果肝阴不足,就像树木没了水分滋养,就会干燥枯槁,稍微一阵风(即“肝风”)吹过,枝叶就会不停摇晃。这就是为什么患者会不受控制地手抖。
展开剩余60%而行动迟缓、身体僵硬,则多与 “气血两虚”和“肝肾亏虚”有关。气不足,就没力气活动;血不足,肌肉筋脉就得不到滋养,自然会僵硬、迟钝。
二、 张建忠大夫的调理思路(仅分享理念)
张大夫强调,调理的关键在于 “辨证求因” ,绝不是用一个方子治所有人。他通常会非常仔细地问诊,看患者是属于以下哪种情况,或是哪几种情况的结合:
肝肾阴虚型:除了手抖,可能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调理思路是 “滋肾养阴,平肝熄风”。 气血两虚型:这类患者可能抖动不明显,但浑身没劲、脸色差、走路不稳、容易心慌。调理思路重在 “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 血瘀动风型:如果病程较长,面色晦暗,舌下有青筋,可能兼有瘀血。思路则会考虑 “活血化瘀,通络熄风”。三、 除了吃药,中医还有哪些辅助方法?
中医讲究综合调理,张大夫常会建议患者配合以下方法,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针灸:常选取头部(如百会、四神聪)、四肢(如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目的是疏通经络、平肝熄风、调和气血。 推拿/按摩:针对肌肉僵硬、关节活动不利的部位进行舒缓的按摩,可以帮助放松紧绷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不适感。 饮食建议:根据“药食同源”,可能会建议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助长“内风”。适当食用一些芝麻、黑豆、枸杞、山药等平补肝肾、健脾益气的食物。 康复锻炼:极力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柔和的运动,这些运动节奏缓慢,动作连贯,非常适合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结尾(再次强调安全性):
通过张大爷(化名)的案例我们看到,中医调理为应对帕金森带来的困扰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和方向。但最重要的话说在三遍:中医调理需辨证,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本文所有内容仅为知识分享,绝对不包含任何药方和医疗建议!
如果您想尝试中医调理,第一步一定是亲自面诊正规医院的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后,由医生为您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切勿相信任何网络上的所谓“秘方”!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打开一扇新的窗户,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用科学、安全的方法,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平台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