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1日,特朗普的造船办公室进行裁员,那是他费了几个月的努力才建立起来的部门。
在三天之后,达里尔·考德尔,美国海军上将,在参议院的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美国海军目前陷入危机状态,而中国依然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海军力量。
他还特别强调,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激烈,技术发展趋向饱和,美好的美国梦正受到严峻的考验,面对一些难以预料的威胁。
一星期后,这位海军上将会正式就任下一任海军作战部长,从2021年开始,他一直担任美国舰队司令部司令。
去年年初的美国水面海军协会年会上,达里尔·考德尔曾建议,美国海军应最大程度发挥手头所有舰艇的战斗效能。
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可以看到美国高层已经意识到自己国家的造船实力在减弱,而中国的船舶制造水平却在不断增强。
因为担心中国海军最终赶超自己,美国开始试图限制中国的造船速度。新任的海军作战部长达里尔·考德尔在上月底特别指出,中美舰队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这实际上是对内对外发出的一种警示。对外而言,意在让我们的造船速度放慢一点儿;对内则是希望美国能加快建造步伐,赶上我们。
我们其实根本不在意他怎么说,重点还是要盯着美国接下来造船的速度。而从特朗普新成立的造船局发生裁员的事情来看,美国的造舰计划并不太乐观。
造船办公室成了空壳子
在竞选总统的时候,特朗普就曾高调宣称要大力振兴美国的造船业和海事工业,表态十分坚决。
今年4月份,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成立了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造船办公室。这个新成立的机构对外称为海事和工业能力部门,平时主要向国家安全顾问汇报工作。
虽然这个办公室成立了,但几乎没人愿意去担任这个职位。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最开始的7名工作人员,到7月时,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只剩下两个人了,其他5个人都已经辞职了。
随着核心成员纷纷离开,这个机构基本上变成了空壳。特朗普当初成立这个办公室,主要是为了协调白宫、国会、海军以及海事管理局等多个部门,一起推动海事工业的发展。
这个想法看起来挺好,但大家都清楚,美国很多专业人士都知道,仅靠总统建立一个办公室,并不足以让美国迅速生产出更多的万吨级巨轮。
美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琼斯法案》,这份在上世纪20年代颁布的法规规定,所有在美国国内进行的海运业务,必须使用由美国建造、由美国船东拥有、由美国籍船员操作的船只。
制定这项法案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美国的造船产业,但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实施,它不仅没有带动美国造船业的繁荣,反而让这块行业逐渐衰退。
由于这项法案过度保护了美国本土的造船产业,造成美国造船厂建造的船只价格逐渐高于外国的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造船业早已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特朗普之前提出要投资300亿元,用于发展造船业,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催促日本和韩国加入他的宏伟造船计划。
目前,美国的造船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去年,美国的船厂只建了5艘大型远洋商船。
最重要的是,日益衰退、萎缩的造船产业,严重影响了美国海军的造船计划,导致美国海军的建造规模和进度变得越来越慢。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特朗普一直想一跃而上,但很可能会碰壁。目前,美国更需要踏实一些,至少要能造出有利润的商船,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造船实力的全面提升。
即使美国投入再大,建造船只和扩建造船厂以提高产能,也都得花时间,绝对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特朗普性格很急,渴望立刻看到成效,所以他成立的造船办公室最终无法持续运作。
海军舰船都要到国外维修保养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现在美国的一些海军舰艇竟然得跑到国外去维修保养,在本土都无法进行维护。
去年秋天,有一艘美国海军的后勤支援舰曾远赴韩国的一家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2022年,美国海军的一些后勤保障船还跑到印度做检修,这事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类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近几年,美国老旧的军舰数量突然激增,很多舰船都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不过,美国国内的维修资源已经完全被这些任务塞满,已经达到极限了。
因此,美国国内造船厂的维修任务完成情况越来越差,一些军舰干脆得不到维修和保养,甚至只能“带伤”继续服役。
2018年,美国航母编队在亚洲海域进行访问时,有一艘驱逐舰明显看起来锈迹斑斑,油漆也脱落得差不多,就像一艘破旧的船一样。
到了2023年,美国另一艘驱逐舰的甲板上同样满是锈迹,舰船数量不断增加,维护和保养的工作也在明显加快。不过,尽管如此,美国的造船厂却显得忙不过来,任务根本完成不了。
由此可以看到,美国造船业的衰退程度有多严重。海军的舰艇如果不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锈蚀问题就会变得很严重,不仅会削弱舰船钢铁结构的牢固度,还会对内部的精密设备带来破坏。
像在2021年年初,美国一艘巡洋舰执行任务时突然出现燃料泄漏的情况,检查后发现原因是储存燃料的罐子严重锈蚀,开了一个大洞,才造成燃料泄漏的问题。
出现这种状况,也难怪特朗普一直想要赶快振兴美国的造船产业。现如今的问题在于,虽然海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依旧无法扭转目前那种混乱落后的局面。
无敌舰队已经变成了叫“花子舰队”
美国海军现在的情况就像美国城市建设一样破旧不堪。舰船的建造时间都过去很长一段,所以现在都到了需要大规模维修保养的时候。
不过,美国海军和造船厂都觉得有心无力,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因为人手严重短缺,难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像舰船的除锈工作,美国在过去几年花了几十亿美元,但整体状况根本没有什么改善。
再看核潜艇的维修,截止到现在,美国的四家造船厂都堆积了大量任务,其中有37%的攻击型核潜艇正排队等待修理,根本没有能力完成任务。
一艘叫博伊西号的核潜艇,早在2015年就开始排队等待检修,经过九年的等待,到2024年才终于进入了维修厂进行修理。
维修拖得太慢,其他还能执行任务的舰船就得多担一些责任。结果,海军舰队的整体运作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事故。
从2017年开始,很多美国伯克级驱逐舰都曾卷入过不少碰撞事件。就连美国的航空母舰,现如今在维修方面也遇到不少麻烦和挑战。
斯坦尼号航空母原本打算在2021年完成核燃料的更换,不过因为华盛顿号航母还在维修,导致它只能等到明年10月才能进行工厂维修。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看似无敌的舰队似乎开始变得有些捉襟见肘。难怪美国海军的将领们越来越担心中国造船速度的提升。
毕竟,美国海军的舰艇一艘接着一艘逐渐老旧了,得修理或者更新,可中国海军现役的所有舰只都还是新建的,这才是让美国人不怕的原因,否则才真奇怪呢。
特朗普要解决三个问题
如果美国接下来想在造船方面与我们抗衡,特朗普得搞定三个关键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彻底翻新那些老旧的基础设施。目前,美国的很多造船厂和设备大小都跟不上新一代船只的建造需求了。
像美国的普吉特湾造船厂,干船坞的水深很有限,所以一些大型船只只能等涨潮时才能驶入船坞进行施工。
而且,这个造船厂只有一座干船坞专门用来修航母,因此航母维修得排队等候,不能马上进行。
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设备老化加上布局不合理,都会影响美国舰船的维修速度甚至建造进度,因此,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变得势在必行。
第二个难题在于,特朗普需要想办法应对造船业的人才流失问题。过去二十多年里,美国的造船行业至少失去了两万名技术熟练的工人和专业人才。
如果不解决人才和技工的难题,即使美国新建了造船厂,也很难真正开始建造新船。例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正在建造的那款新型破冰船,可就是迟迟无法按时交付。
原来,现在的造船技工竟然不具备焊接高强度合金钢的技术,这导致那艘破冰船一直无法按时交付。
很明显,没有拥有相应技能的人才,美国即使想研发新型海军舰艇,也变得几乎不可能实现。
第三个难题是美国必须应对舰船零部件的供应问题。目前的情况是供应出现短缺,因为造船行业一直在萎缩,许多零部件供应商早已关闭了门店。
美国海军的战舰大部分都是早些年建造的,现在需要修理,一些零部件根本难以找到,维修人员不得不拆卸其他舰船上的零件,拼凑出所需的部件来进行维修。
一些零部件和材料在美国国内根本买不到,只能从国外进口,这就让成本飞涨,造船厂根本赚不了钱。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船厂没有资金去买新设备,也无法提升建造速度和产量。
结语:美国得承认自己造船落后了
不管特朗普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美国现在在海军舰艇的建造和维护方面,已经明显落在了后面。
即使美国解决了资金困难,又协调好了各个部门,准备大力推动造船业,但在短时间内,人才短缺的问题还无法马上得到解决,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也难以迅速改善。
我国的造船产业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所有设备都运行得挺顺利。面对这样的局面,美国倒希望我们能放慢点脚步,等他们赶上来。这种设想会成为现实吗?显然不太可能。
因此,美国人试图让我们放慢脚步,简直就像是白白费心思。至于他们的威胁,反倒变成了笑话。
配资平台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